巡察小故事:不是“巧合”的“巧合”
2019-08-05 15:46

2018年年中,市委巡察办对市脱贫攻坚开展专项巡察,市委第二巡察指导组带领五个巡察组对凤台县38个贫困村开展巡察工作。指导组在统筹协调各巡察组开展工作的同时,为对扶贫工作情况有全面了解,提高乡镇对巡察工作的重视和配合,对14个乡镇38个贫困村逐一进行走访调研,与村两委、乡镇领导、驻村扶贫工作队、贫困代表等人员深入交流,实地查看扶贫资料和项目,深入了解第一手资料。

“这个贫困户张某某和村干部张某某同名同姓。”在查看某个村的扶贫资料中,指导组组长杨勇留意到该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名单中,有一人与上午汇报时的一名村干部张某某同名同姓,不禁在心里泛起了嘀咕。不过一个村里大部分人都姓张,存在同名同姓的人也不奇怪,可能就是一个巧合。

但是杨组长并没有放过这个“巧合”,他边继续查看资料边与村干部进行交流,假装不经意的问道:“你们村叫张某某的有几个人?”

“就一个呀,就是那个村干部张某某。”这名村干部并没有起疑心,如实答道。

关于贫困户认定“四不列”中明确要求:“家庭成员中有村委会干部不列入贫困户。”杨组长的心里顿时清楚了,这是一起典型的利用职务之便,将自己纳为贫困户,以此享受贫困户各项优惠政策的事件!

指导组立即将此事向负责该村的巡察组进行了反馈,经巡察组核实,贫困户张某某与村干部张某某确系同一人。专项巡察结束后,第二巡察指导组及时将包括该线索在内的相关扶贫领域问题线索向凤台县党委进行移交,凤台县有关部门及时取消了当事人张某某的贫困户资格并对其进行了处理。

巡视巡察作为反腐败斗争的一柄利剑,着力发现问题,形成有力震慑,既查处了一批“老虎”,也查处了很多“苍蝇”,巡视巡察的“显微镜”作用进一步彰显。“莫伸手,伸手必被捉”!在巡视巡察这台“显微镜”下,再高明的作假手段都将无所遁形!

手机版 | 电脑版

© 中共淮南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淮南市监察委员会

ICP备案:皖ICP备17004807号-2

技术支持:安徽子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http://www.yeecm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