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革命圣地金寨县,八十年代的初期,家里负担重,生活困难,从真正走出大山的第一天便进入了师范大学读书,从上大学的第一天就体会到党的关心与温暖,而作为一名师范生,从入学的第一天起就有17.5元的伙食补助,当时的17.5元完全可以解决我全部温饱,而如今我……”曾经立志要把自己毕生精力都奉献给教育事业的田家庵区教育局原党委副书记梁平掩面而泣,后悔不已。
经查,梁平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廉洁纪律,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非法收受他人财物涉嫌受贿犯罪,涉案达金额74.4万元,2019年9月,梁平因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涉嫌犯罪问题及线索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2020年1月,田家庵区人民法院依法判处其有期徒刑二年,并处罚金二十九万元。
走出大山,志得意满
梁平出生在红色革命圣地金寨县,年少父亲去世,兄弟姐妹较多,家庭生活困难,母亲独自承担家庭重任。母亲对子女要求严格,要求他们努力学习、老实做人,将来成为对社会有用之人。梁平没有辜负母亲的期望,自己刻苦,勤奋努力,考上师范大学,毕业后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在兄弟姐妹中只有他一人在教育领域工作,母亲更是寄予厚望。
1982年,梁平顺利大学毕业,被分配到金寨县二中工作,1991年9月,梁平,由金寨县二中调到淮南市田家庵区龙湖中学任教。他勤奋肯干,脚踏实地,深得领导器重。1993年9月,刚满31岁的梁平就被委以重任,任龙湖中学教导处副主任。1994年8月,梁平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1996年2月任田家庵区龙湖中学副校长,次年梁平调任田家庵区实验学校校长。梁平没有辜负组织上的信任,并且小有成就。2005年,组织上,再一次对梁平委以重任,任免其为田家庵区教育局副局长。2018年12月,担任田家庵区教育局党委副书记,具有丰富教学和管理经验的梁平,一步步走向领导岗位。(从2018年12月至案发任田家庵区教育体育局党委副书记)。
“大权在握”,贪婪之心却萌生
从一名普通教师,一步步走向领导岗位,梁平一开始对组织的关心、帮助和培养,满怀感恩,倍加珍惜,刻苦勤奋,努力工作。随着权力的增大,贪念的萌芽开始焕发,廉洁的底线也逐渐松动。
田家庵区作为主城区,教育资源优势明显,家长们都希望孩子能享受到优质教育。一开始有人找到梁平,他打一个电话,问题就解决了。时间久了,就产生了“错觉”,能否入学,是我“一个电话”、“打个招呼”的事,对于别人的请托,毫不费劲的解决了,事后的一盒茶叶、一顿饭,梁平也慢慢心安理得的接受。时间久了,找梁平解决小孩上学的人也多了起来,过年过节来家里拜访送礼的人也多了起来……
梁平于2005年5月至2018年12月担任田家庵区教育局副局长,分管基教科、计财科、教研室、项目办等,“大权在握”,逢年过节,辖区内的一些学校校长,一些幼儿园园长,会去给他表示一下,一箱洗衣液、海鲜大礼包、土特产、金额不等的购物卡都照单全收,2015年至今,逢年过节收受礼金、礼品共计6.5万余元。
私欲膨胀,滑向深渊
在这种环境下,“一句话”、“一个暗示”,就能解决上学难题,梁平心理上不知不觉发生微妙的变化。在一次聚会中,一个叫杨某的生意人,热情且懂分寸,经常顺路载他回家,一来二去,俩人很是熟络。
2018年帮助杨某介绍的所谓的亲戚、店员子女入学向田家庵区各学校“打招呼”,为杨某介绍的学生违规办理入学手续,事成之后,收受杨某现金共计4万元和3000元购物卡;2019年期间,杨某伙同他人通过办理假证的方式陆续为多名学生办理入学手续,梁平负责给各个学校“打招呼”,“里应外合”,报名结束后,共收受杨某13.6万元现金。2019年7月,杨某因为办假证被公安机关逮捕,梁平感觉大事不妙,害怕事情败露,遂在次日,将钱退还给杨某爱人。
刘某是一名信息技术老师,同时自己也开公司,专门从事信息相关业务,梁平和刘某的父亲是故交,梁平和刘某私下关系很好,经常一起吃饭,刘某也经常往梁平的办公室跑,闲聊中就聊出“商机”和“生意”,梁平利用职务便利为刘某中标田家庵区教育局“一师一优”录播室、“班班通”项目提供便利,2015年期间,收受刘某现金贿赂20万元;2016年期间,收受刘某现金贿赂20万元;2018年收受刘某现金贿赂10万元,共计50万元。
丧失信念,忘记初心,走向犯罪这是必然
学习意识淡化,党员初心丧尽。在十八大之后,在田家庵区委反腐倡廉的高压态势下,在区委巡察组两次巡察田家庵区教育局的背景下,梁平身为教育局领导班子的主要成员,仍然以身试险。平时学习人去了,心得体会也交了,但是学习却没有入脑入心,总认为和自己无关;放松了对党性修养的锻炼,背弃了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
党纪法规观念淡薄,权利观严重扭曲。从接受商人吃请,半推半就的接受购物卡,发展到面对10万元的现金,虽也害怕过、犹豫过、不敢动、不敢花,甚至不知道放在什么地方,但不久就后就觉得心安理得;认为自己做事隐蔽,不会出多大问题,法律法规意识淡薄。侥幸心理使他利令智昏,最终泥足深陷,欲罢不能。
在被采取留置措施后,经过办案人员的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梁平幡然醒悟:“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面对这一串触目惊心的数字,深感自己罪责重大;无法面对80多岁的母亲和体弱多病的妻子,自己教书育人几十年,自己最终成了阶下囚,极其可悲;我更加痛恨自己所犯下的罪行,真是心如刀绞,悔不当初。”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书育人,造福民生,本是一条光明坦途。但是人生没有“后悔药”,梁平为了满足个人膨胀的贪欲,一步步走向了犯罪的深渊,最终自食恶果、垂泪铁窗,足以警示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