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驻市民政局纪检监察组认真履行监督首责,在日常监督中坚持教育为先、预防为主,在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上下足功夫,用教育提醒管住大多数,让“咬耳扯袖和红脸出汗”成为常态。
压实党组主体责任。督促驻在部门和综合监督单位党组把“红脸出汗、咬耳扯袖”列入主体责任清单,作为“第一责任人”职责的重要方面,履行好主体责任,把牢政治方向,促进以上率下做表率,抓住“关键”少数常提醒,找准关键岗位强警示,把握重要节点敲警钟,持续筑牢党风廉政“防火墙”。
强化日常提醒约谈。坚持关口前移,注重从小处抓起、从日常抓起,督促驻在部门和综合监督单位党组开展常态化提醒谈话,对党员干部在作风纪律、履职尽责等方面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进行早发现、早提醒、早处置,防止小错酿成大祸。对新提任的8名科级干部开展集体廉政谈话,对谈话函询、初步核实中反映出苗头性的问题,进行提醒谈话3人,对审查调查中反映出的问题,提醒谈话2人,让党员干部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
找准问题关键症结。针对巡察、监督检查、审查调查等发现的普遍性、典型性问题,驻局纪检监察组向驻在部门综合监督单位发出纪检监察建议书5份,工作提示函3份,督促整改问题20个。涉及违规使用公务加油卡、脱贫攻坚反馈问题整改等问题提出意见建议,做到既找准“症结”,又开具“药方”,做好监督执纪“后半篇文章”。
加强宣传警示教育。认真开展党员干部纪律规矩教育,督促驻在单位和综合监督单位加强对党员干部廉政教育和党性党纪党规学习教育,结合深化“三个以案”警示教育,通过案例通报、下发通知、集中观看警示教育片《叩问初心》,认真剖析案发原因,查找薄弱环节和廉政风险,举一反三,吸取教训,引以为戒,引导党员干部增强纪律规矩意识,警醒党员干部心有所畏、行有所止。
协调联动共同推进。针对群众反映问题线索模糊或可查性不强,或一时难以查清的,或有违纪苗头、情节轻微达不到立案标准的,或党员干部自查自纠整改到位的,一般通过谈话函询方式处置。接受谈话函询的或组织对其存在问题运用“第一种形态”处理的党员干部大都表示认可和接受,并主动检讨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良倾向苗头,主动提交书面检讨或说明材料,纷纷认为这是党组织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帮助自己提早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