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市市场局纪检监察组:严把风险防控 筑牢廉政篱笆
2021-01-19 14:54

市纪委监委驻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纪检监察组以十届市委第十四轮巡察整改为契机,严格监督驻在单位紧盯巡察反馈问题,严把风险防控,建立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廉政风险防控四项机制。

一、廉政风险防控责任落实机制

1、强化主体责任。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承担主体责任,将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作为惩防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与市场监管重点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

2、落实监督责任。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机关党委及纪委认真履行监督职责,积极协助局党组加强组织协调,督促各科室、直属(派出)单位抓好工作落实,确保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取得明显实效。

3、履行“一岗双责”。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亲自抓、负总责;局党组成员切实抓好分管范围内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各科室、直属(派出)单位主要负责人要切实履行领导责任,落实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任务,主动加强对本科室、单位其他人员廉政风险防控的督促指导。

4、建立责任体系。分层分级落实廉政风险防控责任。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高等级廉政风险防控由局党组书记负责;中等级廉政风险防控,根据工作分工,由局分管领导负责;各科室、直属(派出)单位的廉政风险防控,由各科室、直属(派出)单位主要负责人负责;岗位廉政风险防控,在岗人员是责任主体,负直接责任,分管领导和科室、直属(派出)单位负责人负领导责任。通过逐级落实防控责任,形成覆盖全局、权责相宜、责任明确的廉政风险防控责任体系,确保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常态化、长效化。

5、实行备案制度。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各科室、直属(派出)单位对已经确立和适时变更的廉政风险点,要按照风险等级,逐项登记并在每年2月底前将上年度高等级廉政风险点情况报驻局纪检监察组及机关纪委备案。备案内容主要包括:高等级廉政风险点的名称、内容及表现形式、防控措施以及责任人等。要充分发挥登记备案基础资料的作用,为有效防控廉政风险提供科学依据。

二、廉政风险防控动态监控机制

6、加强动态管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各科室、直属(派出)单位要以年度为周期,根据法律法规的调整、部门职权变更、职能转变和预防腐败工作的新要求,及时更新调整职权目录、权力运行流程图等,不断完善防控措施,并依法公开、有效加强对廉政风险的动态监控。

7、推行清单制度。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各科室、直属(派出)单位要以推行行政权力清单为契机,切实做到“行政权力进清单、清单之外无权力”,并抓好工作落实,采取相应措施,保证权力规范透明运行,防止权力寻租。

8、实施精准防控。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各科室、直属(派出)单位要针对容易发生腐败问题的重点领域、重点岗位、重点环节和重点对象,强化对高等级廉政风险的精准防控。局廉政风险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督促指导,确保精准防控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9、规范自由裁量。对经审核保留的行政审批、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自由裁量项目要进行再梳理,在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允许的范围内,确定更加科学合理的裁量标准和幅度,建立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基准制度,避免执法的随意性,防止新的腐败问题发生。

三、廉政风险防控预警处置机制

10、加强信息采集研判。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和各科室、直属(派出)单位主要负责人要重视廉政风险相关信息采集,经常听取党员干部意见,并将意见反馈到局廉政风险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局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信息分析研判,合理确定高中低风险预警等级,并提出针对性的处置意见和建议。

11、分层分级预警。根据预警信息风险等级,及时予以处置。特别是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要综合运用警示提醒、诫勉谈话、责令纠错、组织处理等方式,分层级向风险单位和个人发出预警。有关科室、直属(派出)单位和个人收到预警提示后,应当在规定时限内对预警事项进行研究分析,制定整改或防范措施,及时处置。

12、大力推行局务公开。深入推进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机关党务公开、政务公开,进一步健全干部选拔任用、预决算、政府采购、工程建设、资产管理等事项的公开制度,自觉接受广大干部职工的监督。

四、廉政风险防控检查评估机制

13、加强监督检查。建立完善督查制度,把集中检查和日常检查、全面自查与重点抽查结合起来,重点对责任落实是否到位、动态监控是否实施、制度执行是否有效、风险预警是否及时、检查评估是否科学等情况进行督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

14、严格工作考核。将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情况作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述职述廉、年终工作目标完成情况检查考核的重要内容,研究确定科学合理的廉政风险防控考评指标和权重,并注重考核结果的运用。

15、强化责任追究。把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纳入党政领导干部问责范围,对不认真开展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工作、防控措施不落实、监督和管理责任不到位,导致廉政风险转化为严重违纪违法问题的,依据有关规定,严肃追究直接责任人和相关领导的责任。

手机版 | 电脑版

© 中共淮南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淮南市监察委员会

ICP备案:皖ICP备17004807号-2

技术支持:安徽子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http://www.yeecm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