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正在有序开展,这是一次刮骨疗毒式的自我革命、激浊扬清式的“延安整风”、铸魂扬威式的主题教育。就公安机关纪检督察部门而言,在此次教育整顿活动中如何彰显“推动落实、促进规范、提升质效”的职能作用,如何强化公安队伍纪律作风建设,是摆在纪检督察部门面前一项不可忽视的课题。驻局纪检组把开展队伍教育整顿作为当前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抓牢抓实,在教育整顿中存在的瓶颈、立足本职有所作为进行探析,以期确保教育整顿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持续助推纪检督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是强化监督主体。教育整顿的监督主体应以纪检、督察、政工部门为主,通过建立严密的内部制度规范,约束和制约执行上级制定的《条令》、禁令、规定、规章、规范执行的全过程。同时针对民警经常处于执勤、执法的实际,通过聘请社会各界警风警纪监督员等形式实施监督,从而形成一个内外结合,双管齐下,双向并进的监督体系,加大民警执行纪律的监督力度。
二是突出监督重点。要以整改对上级党委和上级公安机关重大决策部署不敬畏、不在乎问题为政治督察重点;以基层窗口单位和经常与群众打交道和每天需履行执法、执勤任务的基层所、队为业务督察重点;以执法办案单位等热点岗位的主官、民警、职工为警种督察重点,以车枪酒赌密等经常易出问题为日常督察重点,不断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对“窗口”服务单位和执法办案场所实行视频监控,对警务车辆、涉酒涉赌等情况实行有针对性的实时全程监督。
三是拓宽监督渠道。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崛起,由此而产生的涉警舆论报道也日益增多。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均备受社会关注,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负面的东西。因此,对民警“八小时以外”的监督,也是我们增强民警纪律作风素养的一项内容。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的工作中必须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方位监督渠道,有效发挥社区、家庭、亲人、朋友等方面的作用,对民警纪律作风情况进行全方位监督,有效地促进民警自觉警醒。
四是查纠形式多样。明查方面。纪检、督察部门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有关部门上路对执勤民警的着装、警车使用情况、现场予以督查,发现问题及时予以纠正。暗查方面。采取不打招呼,突然袭击的形式对各单位纪律作风情况进行检查,看其平时与检查时是否一样,有无搞形式主义或做表面文章的情况。勤查方面。按照公安机关《内务条令》、《三项纪律》、规章、规范等方面的要求,严抠细查,不给违纪违章的现象以生存的空间,把违纪违规的苗头消除在萌芽状态,使民警对自身的言行极大地予以抑制。
五是强化惩处威慑。在日常预防民警违法违纪行为发生的同时加大惩处力度,主要是对已经发生或发现的比较严重的违纪行为,依照党纪、政纪等有关规定该给予处理的,坚决处理到位。对违纪违规中造成的经济后果,不能由单位“埋单”,应由本人负责。对需要追责问效的,按照宽严相济、严而适度,提出合理建议,配合相关部门精准问责,充分运用容错激励机制、依法履职免责规定、维护执法权威规定以及“四种形态”、“三个区分开来”等指导原则,不因领导批示、媒体炒作加重处分,防止问责过度;也不能把容错纠错、维护警权当成规避问责的“挡箭牌”,确保追责问效依法合规、准确适度。只有这样,即使违纪违规者无法侥幸蒙哄过关,从而警示民警不越红线,不闯雷区。
六是体现容错激励。教育整顿督察工作中,督察人员一定要带着对基层的深厚感情开展督察工作。坚持两手抓,一手抓严督,一手抓厚爱。要注意激发民警的工作热情,切实用好用足现场督察激励制度,充分调动和保护民警工作积极性。同时做到刚性督察、柔性操作,更好地推动教育整顿活动责任落实,促进队伍建设和业务规范,有效预防和减少问题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