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护航民营经济发展
来源:省纪委网站 2025-03-13 10:45

“很高兴能够成为市纪委监委的‘亲清监测点’,我们是一家民营企业,在致力于产品研发和生产销售的同时,我们将弘扬企业家精神,同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坦诚相待、清廉交往,讲真话、说实情、建诤言,为淮南市营商环境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企业应有的贡献。”近日,凤台县的安徽坤泰车辆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在挂牌成为淮南市纪委监委“亲情监测点”时,该企业负责人如是说。

2022年以来,淮南市纪委监委以设立民营企业“亲清监测点”为主要载体,着力发现和纠治影响制约营商环境的作风顽疾,以有力的跟进监督为创建一流营商环境提供纪律作风保证。经过动态调整,截至2025年2月,共有103家民营企业被市纪委监委确定为“亲清监测点”,实行纪委监委联络员和企业信息员沟通监测机制,市县纪委监委联动或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开展全覆盖走访服务活动,及时了解企业诉求,协调解决企业“急难愁盼”。2024年以来,淮南市纪委监委已跟踪督办惠企事项196件,已办结188件,办结满意率100%。

市纪委监委充分发挥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作用,加强对涉企投诉的跟进监督;创新建立涉企事项联动处置机制,加强与市委督查考核办、市营商办、市12345热线办等部门的沟通协作,对办理质效不高的疑难事项、多次交办仍不能有效解决的突出问题等,一季度一梳理、一会商、一交办、一通报,推动高质高效办理。紧盯干部作风,对企业和群众诉求问题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企业和群众反映事项办理工作中态度生硬、应付拖延、推诿扯皮、吃拿卡要、漠视企业和群众利益,答复内容不规范且不整改、虚假回访等问题线索,认真核实、严肃查处。2024年以来,全市共查处损害营商环境突出问题15件,处理22人。

为积极推动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明晰政商交往的正、负面清单,市纪委监委制定并严格落实《淮南市纪委监委关于规范政商交往行为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的工作意见》,旗帜鲜明鼓励党政机关及工作人员在依法依纪依规的前提下,与企业及其经营者正常接触、阳光交往,为推动企业发展主动履职、靠前服务、排忧解难,做到“亲”而又“清”,同时,为党政干部政商交往划出“底线”和“红线”。对出于公心、不涉私利、担当尽责,因敢闯敢试、敢抓敢管而出现工作失误、错误的组织和个人,坚持“三个区分开来”的原则,从轻、减轻或者免于处理,对政商交往中受到不实举报的党员干部及时予以澄清正名。近两年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先后对7名党员干部适用了容错纠错和澄清正名,有效营造了宽容失误、鼓励担当作为的干事氛围。

“市纪委监委将继续立足职责定位,紧盯优商惠企政策落实、项目审批、涉企服务等方面,靶向发力抓监督,以务实作风为创业创新集聚磁场、促进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以亲清政商关系汇聚高质量发展合力,提振企业发展信心。”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淮南市纪委监委)

手机版 | 电脑版

© 中共淮南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淮南市监察委员会

ICP备案:皖ICP备17004807号-2

技术支持:安徽子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http://www.yeecm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