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潘集:下沉一线查问题 破解村级“用工难”困局
来源:省纪委网站 2025-10-15 16:53

“村里工钱涨了,不用跑外地找工作,在家口就能挣到钱还能照顾老母亲了!”家住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古沟回族乡的聂大叔,对前来回访的纪检监察干部说。近日,潘集区纪委监委工作人员在回访中了解到,村级劳务工工资已经上涨,群众满意度显著提高。

此前,潘集区纪委监委在查办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领域案件时发现,村级劳务用工工资始终执行上世纪90年代制定的不高于50元/天标准,远低于本区建筑、物流等短时用工市场价,造成人居环境整治、灌溉看护、防汛等村级重点工作“用工难”困局,为保障工作正常运转、备齐人员力量,村集体存在以虚报工时方式提高工人工资现象,廉政风险突出。

针对这一突出问题,区纪委监委会同区农业农村局多次赴村居一线调研,广泛听取意见,推动制定了《潘集区村级劳务用工管理办法(试行)》,规范村级用工工资调整机制。试行办法明确要求各村应结合乡镇实际、劳动强度、农时季节等,分类制定工资标准,经村民代表大会决议后保持稳定,切实保障务工村民权益。明确村集体对用工项目实行“派单制”,由两委会议集体研究“派单”,现场跟进监督“核单”,按月公开明细“晒单”,公示无异议后精准“结单”,以阳光操作防范虚报工时问题。乡镇纪委强化监督责任,指导村务监督委员会嵌入式监督,对今年以来141个用工项目进行全流程管控。

同时,该区纪委监委紧盯村级用工项目,严查快处伪造记录套取资金、优亲厚友垄断用工等违纪违法行为,坚决防止村干部身兼多职“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形成强力震慑。同步推动监督贯通融合,督促巡察、审计等部门将村级用工列为监督重点,对问题突出村居开展“点穴式”巡察,对项目账目进行“穿透式”审计,有效堵塞“三资”管理漏洞,筑牢基层治理根基。今年以来,潘集区紧盯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排查问题线索40件,立案6件6人,处理处分26人,追缴违纪资金40.35万元。

经过整治,潘集区村级用工日薪普遍提至100元以上,平均涨幅超66%,惠及群众5.8万余人,虚报工时等乱象得到根治,基层治理效能显著提升,为全面乡村振兴注入清廉动能。(淮南市纪委监委)

手机版 | 电脑版

© 中共淮南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淮南市监察委员会

ICP备案:皖ICP备17004807号-2

技术支持:安徽子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http://www.yeecm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