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份以来,驻市财政局(国资委)纪检监察组结合工程建设招投标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强化监督执纪执法,压紧压实招标人主体责任、职能部门监管责任,扎实有效推动招投标领域突出问题系统整治。
一是推动自查自纠抓整治。督促市公管局会同相关职能部门摸排十八大以来各类交易项目9293个,抽取67个工程项目组织自查自纠。7月以来,查处涉及规避招标、违规投标评标、专家履职、标后履约管理等问题53个,行政处罚招标人14家,投标人13家,处理评标专家21人。
二是压实牵头责任抓整治。压实市公管局牵头抓总、协调联动责任,建立统筹推进、调度、严查、通报四项机制。联合市公管局深入4个县区开展专项督导,了解系统整治进展情况,指导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
三是跟进整改落实抓整治。梳理监督执纪中发现的招投标领域突出问题,向市公管局发函督办落实。针对标后履约检查发现的问题,联合市公管局对3个项目整改情况进行了现场检查,督促业主单位通过约谈、规范考勤管理、清退不合格人员、违约罚款等落实整改。
四是拓宽线索来源抓整治。办结招投标领域信访举报件3件,核查疑似串通投标项目7个,受理处置工程建设领域问题线索3件,办结2件,2人受到问责处理,市公管局向市纪委监委移送问题线索累计335个。
五是创新工作机制抓整治。推动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管部门探索运用“双盲+远程异地”与“工位制、分散式”评标模式,实现评标专家与和评标场地的空间隔离,促进了评标公平公正。今年以来,已有125个项目采用“双盲+远程异地”方式评标,34个项目采用“工位制、分散式”评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