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区巡察工作四项举措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时间:2020-01-02 11:23    来源:淮南市纪检监察网   作者:大通区纪委  
     打印

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大通区委巡察机构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巡视办关于推动巡视巡察工作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通知要求,认真开展专项整治,积极探索创新巡察工作举措,力戒巡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推动巡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把好巡察方向,做足巡前工作。巡察进驻前,认真做好巡察工作计划,函请区纪委监委、组织部、审计局、公安局、检察院等部门提供相关资料,提前摸底、梳理重点,预判巡察中重点关注的问题和对象,形成“一单位一清单”和针对性巡察工作方案,避免进驻后“见子打子”,减少工作盲目性。加强培训学习,及时跟进中央及省市区委新精神新要求,更新《巡察工作操作手册》等巡察工具书,动员会上邀请市委巡察办领导专家及区直业务部门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巡察业务、基层党建、财务审计等课程培训,实行组内巡察老兵谈实战的再培训模式,将培训课程与巡察对象紧密结合,提升业务培训效果。

(二)坚持群众路线,创新方式方法。一是有纪律的“驻”。巡察驻期间所需办公场所、用品等,本着被巡察单位现有条件进行解决,不重新采购添置,不搞特殊安排。二是有实效的“宣”。坚持“一线宣传”,把巡察公告张贴到每个村民小组,扩大宣传面,保障群众知情权。简化动员讲话、听取汇报等工作环节,切实减轻基层负担。三是针对性的“察”。通过分析前期收集汇总的干部群众意见,深入思考被巡察单位容易出现的问题点在哪里,研究确定重点关注的问题和巡察方向。不对写读书笔记、心得体会等作硬性要求,不生搬硬套上级调查问卷,不搞“上下一般粗”。四是讲策略的“谈”。根据前期查出的问题、了解的情况,确定重点谈话对象,分析预判其可能掌握或了解的问题,拟定针对性谈话提纲,采取适当的方式,了解更多真实情况和信息,从中梳理发现问题线索。五是带着问题“访”。不搞“作秀式”“盆景式”不解决实际问题的调研走访,带着干部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深入基层一线,直面群众,有的放矢,精准出击,掌握鲜活的、具体的、真实的情况,印证所发现的问题和线索。

(三)务求问题精准,提升报告质量。组务会认真讨论研究发现问题,坚持用历史的、辩证的、发展的观点分析和判断,从政治上辨析把握,聚焦职责使命。巡察领导小组深入巡察组开展中期调研指导,了解巡察进展情况,推动巡察做深做实做细。巡察办、组加强沟通,及时商讨报告,提出修改意见,归纳提炼、反复核实、精准措辞,不断提升巡察报告和问题线索质量。严格执行巡察底稿制度,既防止道听途说、主观臆断,也便于以后查询、倒查责任,经得起时间检验。

(四)压实整改责任,避免“一巡了之”。巡察办牵头成立整改联合督查组,对巡察反馈问题整改情况进行督查,检查问题是否真整改、改到位,通过督查老问题,发现新问题,形成再震慑,确保被巡察单位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整改任务,形成整改督促检查的长效机制。加强问题线索的分类处置,按规定移交纪检、组织等有关部门,督促有关部门依纪依规及时办理、反馈。实行台账管理,明确问题内容、承办单位、办结时限,实行即时更新,采取抽查、实地督查、集中回访等方式,推动整改事项的解决。区委巡察办2019年对18家单位发出督办函20份,对2家整改不力的单位进行党内通报。


技术支持:安徽子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http://www.yeecm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