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市财政局纪检监察组:市财政局有效应对疫情影响切实加强“三保”工作

时间:2020-03-11 08:41    来源:淮南市纪检监察网   作者:驻市财政局纪检监察组  
     打印

受疫情持续影响,企业复工复产延迟,疫情对经济增长产生明显冲击,进而影响财政收入增长,加上多重因素叠加影响,我市财政收入增幅明显回落。为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市财政局积极履职尽责,统筹抓好疫情防控、经济发展和民生保障等各项工作,切实加强财政“三保”工作。

一是加强财政收入预期管理。做好疫情对财政经济的影响分析,密切与税务、海关等部门横向联动,畅通与县区纵向互动,切实强化收入征管调度。加强税源摸排,查找增量税源,确保税收收入应收尽收。深挖非税收入增收潜力,多渠道清理盘活各类政府存量资产、资源,确保非税收入及时足额上缴金库。

二是统筹盘活结转结余资金。加大存量资金统筹力度。对2019年及以前年度结转结余资金收回集中用于疫情防控和“三保”方面急需支出;加大暂存暂付性款项清理收回力度,严控新增暂付性支出;加强政府性基金预算与一般公共预算的统筹衔接,对上年度政府性基金结转结余原则上全部调入一般公共预算;研究提高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一般公共预算的比例,依法依规做好市属国有企业利润上缴财政工作。

三是严格审核县区“三保”预算。市财政局结合财政部“三保”口径,对2020年“三保”预算安排存在缺口的县区,要求采取调减其他支出等方式,及时调整预算弥补;对国家标准“三保”支出存在缺口的困难区,在严格禁止自行出台津贴补贴政策的同时,市财政通过向上积极争取资金、向下增加转移支付、超调度资金等予以保障。

四是继续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更加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厉行勤俭节约,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和非急需、非刚性支出。严格财政支出顺序,把“三保”支出放在地方财政支出优先位置,确保国家制定的工资、民生等政策落实到位。各县区要严格按照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顺序安排财政支出,切实履行县区政府“三保”主体责任。

五是研究降低县区资金留解比例。对于疫情防控任务较重、“三保”压力较大县区,为保证县区政府财政资金周转和使用需要,市财政在已核定的财政资金留解比例的基础上根据县区具体情况适当降低留解比例。市财政将通过降低县区财政资金留解比例或增加日常资金调度的方式切实加强基层财政库款保障能力,确保“三保”支出需要,坚决兜牢“三保”底线。

六是加大对县区转移支付力度。积极争取上级转移支付资金。主动向上级汇报困难,紧盯政策调整,积极争取中央和省对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以及省财政对县级“三保”支出兜底资金等。同时继续加大对县区转移支付。统筹中央和省转移支付资金,结合市级财力状况,进一步增加对市辖困难区和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县区转移支付,增强困难县区财政保障能力,同时采取专项调度资金等措施,全力确保县区“三保”支出不出现缺口。


技术支持:安徽子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http://www.yeecm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