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统筹做好“两项目两资金”专项整治查处工作,我组因地制宜、科学施策、尽力而为、精准监督,通过“聚焦社会兜底保障救助资金方面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监督系列“组合拳”,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纪法保障。
一是提高认识,建立整治工作协调机制。全组人员坚持参加周五政治学习和全国民政局长培训班,运用学习强国、干部教育在线等网络学习平台,通过专题学习、调研等,集中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和脱贫攻坚方面的讲话以及相关文件、政策、知识,领会专项整治政策精神。及时研判驻在单位工作情况,提高政治站位和业务水平,为精准监督打下基础。制定了《关于报送扶贫领域问题线索的函》和《工作提醒单》,通过电话、网络、工作推进会等定期安排部署工作。对各派驻单位对扶贫领域存在的问题线索进行一次集中排查,在自查基础上,深入派驻单位及其扶贫帮扶村等主动摸排,提出了11条整改意见,制定了8条监督措施,上报了5个问题线索,下发了两份《纪检监察建议书》;对民政局一违规领取低保金的职工,给予了撤销党内职务的处分,不仅实现了“三清”和“双零”,提升了“三度”,还做到了“零办案”。
二是精准施策,联合开展农村低保中的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我组联合市民政局连续三年开展了专项治理活动。通过淮南日报上开设的“精彩民政”专栏介绍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印刷6.5万份民生工程宣传彩页等加大宣传力度,每年定期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培训和警示教育提升能力,结合深化“三个以案”活动,通报有关案例近十件,下发《淮南市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操作细则》等制度,进一步规范了低保工作,增强了民政兜底保障能力。2020年我组联合市低保中心在专项治理督查活动中共抽查18个乡镇29个村222户困难群众,对存在的动态管理、分类施保、档案及信息管理、公示等方十个面存在的不规范问题现场提出整改意见外,又下发了《督查通报》。年底督查市低保中心委托第三方,针对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工作进行了绩效评估,肯定了成绩,指出了不足。
三是筑牢民生保障底线,提升兜底保障水平。市民政局下发了《关于调整市民政局实施民生工程领导小组的通知》(淮民〔2020〕83号);会同市财政局、市残联等部门共同印发了《淮南市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施办法》和《淮南市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实施办法》(淮民〔2020〕38号)、《淮南市孤儿基本生活保障实施办法》和《淮南市生活无着人员社会救助实施办法》(淮民〔2020〕42号)、《淮南市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实施办法》(淮民〔2020〕43号)、《淮南市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运行维护实施办法》(淮民〔2020〕45号)等相关配套文件,明确了目标任务、项目实施内容、实施程序和保障措施,确保工作有序、平稳推动。2020年该局紧盯 “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总体目标,深入推进社会救助兜底脱贫行动。密切关注“三户一体”人员生活状况,对符合条件人员及时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临时救助等保障范围,对收入超过保障标准但生活仍不稳定人员落实“减退帮扶”政策,确保其稳定脱贫。同时提高了三个标准:一是提高基本生活标准。我市再次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特困人员供养标准;二是提高农村低保分档补助水平;三是阶段性提高价格临时补贴标准。建立和完善了五项机制:一是健全数据比对机制,对在保低保对象和特困供养人员加强与殡葬数据比对,经调查、核实已死亡人员及时出保;二是强化信息共享机,新申请救助对象和已获得救助的对象在动态审核时,须经过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平台核对后方可审批,对有预警、有疑义的要及时进行调查核实处理,杜绝“错保、漏保”现象;三是统筹制度衔接机制,围绕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强化兜底保障职责,密切关注“三户一体”人员生活状况,同时,扎实做好受疫情和洪涝灾害等影响困难群众的生活救助,切实做到弱有所扶、难有所帮、困有所助、应助尽助;四是推进审批权限下放机制,开展将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等审批权限下放到乡镇(街道)试点工作,通过简化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间,切实提高救助的准确性和审批的时效性;五是建立多元化救助机制,通过发动社会力量参与、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推动以“货币”为主要救助手段,向“货币+物质+服务”多元化救助模式转变,为兜底保障对象中失能半失能人员、重度残疾人、重病人员、孤残儿童等群体提供亲情化服务。
在专项整治工作中各派驻单位及基层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不同程度的存在,如问题线索排查不主动、全面,全部为零。低保专项治理由于上级没有要求和软件问题,低保户住址信息只到村,没有详细到村民组,入户检查还得主要依靠村干部带队等,存在情况了解不真实风险;从面上看基层存在低保动态管理、分类施保、档案及信息管理、公示等普遍不规范、科学等问题;投诉处理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在基层暗访中发现群众举报的线索,核实和查处的方式上需要进一步完善。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坚持问题导向,对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假作为等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在继续提升对象准确率、逐步提高审批便捷性、宣传普及低保政策力度上加大监督检查力度。认真查处扶贫和脱贫攻坚领域问题,对一意孤行、不思悔改、十八大以后继续顶风作案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不正之风开刀亮剑,进一步增强执纪执法的威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