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八公山区持续做好巡察 “后半篇文章”,坚持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各层级书记齐抓巡察整改,紧盯“第一责任人责任”,凝聚合力促整改,抓好区委巡察工作的“牛鼻子”。截至目前,十届区委共开展17轮常规巡察(共126家),提前完成巡察全覆盖及“回头看”任务,发现各类问题1062个,整改完成996个,完成率达93.8%。
区委书记实打实抓全局 。为加强对巡察整改工作领导,定期召开区委书记专题会议,听取每轮巡察工作情况汇报,逐一分析研判巡察发现的主要问题及问题线索,点人、点事,提出具体要求。同时定期在区委常委会上通报巡察整改情况,区委“一把手”针对巡察问题整改提出明确要求,确保整改成效常态长效运行,形成持续震慑。近日,该区探索将区委书记专题会议与问题整改交办会相结合,将本轮巡察“回头看”发现的25个重点人重点事“面对面”交办被巡察单位主要负责人,下大气力压紧压实巡察整改任务,切实担负起党委书记履行的第一责任人责任。
纪委书记面对面抓督办。持续加大巡察整改日常监督,在全市率先制定《中共八公山区委巡察整改日常监督暂行规定》,而后依据上级精神修订出台《区委巡察整改工作成效评估办法(试行)》及《指标体系》,近两年来不断探索创新,召开巡察整改推进会,由纪委书记“面对面”,对被巡察单位的整改情况进行专题督办,进一步传导压力,推动巡察反馈问题真整改、改到位,对整改尚存薄弱的单位下发《进一步整改督办函》及《区委巡察整改问题清单》,严把整改成效关、责任落实关。定期梳理巡察发现典型问题及整改督查发现问题,召开全区巡察专题通报会,纪委书记集中通报部分被巡察单位在整改中存在九方面45个重点、共性问题,进一步压实整改第一责任人责任,同时要求各未巡单位对照问题,找准病灶、对症下药,推动未巡先改,放大巡察效应。
被巡书记点对点抓落实 。八公山区各个被巡察单位党组织书记带头知其责、明其职、尽其力,及时对照巡察反馈意见,牵头研究制定整改方案,建立问题清单,点对点对账消号,整改取得一定实效。如针对某单位“硬件设施有待改善,各功能区混用”的反馈问题,党组织书记亲自牵头任具体责任人,积极推进服务中心(站)建设,设立一站式服务大厅,并配备医药箱等便民保障设备。某单位针对“食堂管理不够规范”问题,深入开展调研,采取公开招投标方式选定服务单位,改革后的食堂运营模式已于2021年2月1日正式施行。针对“固定资产出租程序不规范”反馈问题,按照国有资产管理规定,转变招租方式,由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对所涉商铺三年租赁权公开拍卖,增加财政收入共计29万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