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我市教体工作实际,驻市教体局纪检监察组以“12345”工作法,深化中小学在职教师有偿补课问题专项治理。
统一“一个认识”,提高政治站位。要求全市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各中小学校深刻认识“有偿补课”的恶劣社会影响,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宣传教育,引导广大教师树立正确的育人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维护人民教师立德树人、与人为善的良好形象。要求各县区和中小学校采用网站、微信等平台发布相关信息,提高相关政策规定的知晓率,引导家长树立科学的育人观,理性对待有偿课外辅导。
查摆“两个责任”,强化源头治理。一是明确治理责任,明确教育行政部门是区域内治理有偿补课的主体,各中小学校是本校专项治理行动的主体,要做到守土有责、治教有方,形成排查清单。要求将有关中小学在职教师有偿补课的文件精神传达到每位教职员工,不漏一人、不留死角,每位教师要签订责任状。通过嵌入式监督,指导推动各地各校动真碰硬,迅速组织“拉网式”排查,坚决纠正各种形式的在职教师有偿补课行为,并通过严格问责,确保让有偿补课这条碰不得的“高压线”持久通电,二是强化监督,要求各中小学校、相关科室设置有偿补课举报信箱,公布举报电话,自觉接受社会监督;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办学行为,对校外培训机构违规聘用中小学在职教师的行为,一经查实一律吊销办学许可证。
做好“三个剖析”,找准原因对策。架牢探头,通过明察暗访、随机抽查等形式盯紧抓细,重点查看各校学习教育是否全员覆盖,“三个一”活动(开展一次承诺践诺活动、撰写一篇心得体会、组织一次对照检查)是否严格开展,确保整治工作见底到位。针对治理情况,驻局纪检监察组将做好典型个案、共性岗位和重点学校的“三个剖析”,为进一步建立完善长效机制打下基础。
堵住“四个漏洞”,坚持以案促改。一是围绕思想认识松懈点抓整改落实;二是围绕制度建设薄弱点抓整改落实; 三是围绕权力运行风险点抓整改落实;四是围绕监督管理空白点抓整改落实。
做到“五个坚持”,确保整改实效。一是要坚持警钟长鸣;要坚持挖根除弊;要坚持正本清源;二是要坚持眼踪问效;三是要坚持成果转化;四是加强责任追究,对查实存在问题的教师,视情节给予相应的党纪政务处分;五是对有偿补课治理没有成效,依然多发高发的学校校长进行追责、问责,向全系统释放越往后执纪越严的强烈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