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利剑出鞘展锋芒  靶向巡察开良方
——十届区委第十五轮巡察工作创新纪实

时间:2021-10-13 09:06    来源:淮南市纪检监察网   作者:陈强、神芳茹  
     打印


“巡察要坚持问题导向,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并查找问题背后的责任问题、作风问题、腐败问题,不断净化基层政治生态、提高基层治理效能,进一步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通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近年来,大通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巡察理念,扎实推进新时代巡察工作。在十届区委第十五轮巡察工作中,针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医疗卫生、农业用水和国有资产管理等问题,区委巡察机构创新巡察方式方法,压紧压实整改责任,有效推动解决了一批难点堵点问题。

“回头+机动”方式,对准问题集中单位。“本轮巡察回头看暨机动式巡察工作,既要完成十届区委对全覆盖单位10%的巡察‘回头看’任务,也要针对那些处于监督末梢和群众反映强烈的单位,突出问题导向,发挥政治‘显微镜’和‘探照灯’作用。”区纪委书记、监委主任、区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在巡察工作领导小组会上强调。经会议研究讨论,决定十届区委第十五轮巡察对区卫健委和区农业农村水利局两家单位的10家二级机构开展巡察“回头看”暨“机动式”巡察。重点对被巡察过的各基层卫生院和排灌站等单位杀个“回马枪”, 检验上轮巡察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发现新的问题,防止问题被遗漏、被掩盖,切实清除问题死角。利用“机动式”巡察短平快的特点,派出3个巡察组,集中1个月时间,依纪依规简化程序、优化方式,紧盯重点人、重点事、重点问题,充分发挥巡察“流动哨”的威慑力。

“常规+专题”报告,全面透析问题症结。“各卫生院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比较突出,如医疗队伍建设不力、公卫资金使用混乱、诊疗业务开展滞后;蔡城塘水库的资产管理较为混乱、牵扯多个部门。巡察组要把问题找全找实,原因查深查透,对策提准提细,形成专题报告。”区委巡察办主任在组办会商会上提出要求。十五轮巡察中,决定采取常规“回头看”报告+专题报告方式,全面分析反映巡察发现问题,形成了10个巡察“回头看”报告和2个专题报告(《关于大通区乡镇卫生院有关问题的专题汇报》《关于蔡城塘水库管理情况的专题报告》),共发现问题161个,线索13件,并对主管部门提出意见,对职能部门提出开展专项整治的建议,为区委区政府下一步工作决策部署提供了高质量的参考依据。

“主管+分管”整改,提级高位推动整改。“本轮巡察发现的问题很多,有些问题很严重,这些问题的整改不能简单交给被巡察的二级机构,相关部门要联动起来抓整改,分管部门、分管领导要扛起整改主体责任。”区委书记在听取专题汇报时强调。为统筹各部门协调联动推进整改,区委针对被巡察的两个系统进行提级整改,成立两个专项整改领导小组,分别由区委副书记和分管区长担任组长,在巡察反馈10个工作日内,由区委副书记召开整改任务交办会,布置整改具体任务,以高位推动体现政治担当和整改决心。为进一步压实整改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主管单位和二级机构以上下联动抓实整改,区卫健委党组在全区卫生系统开展了基层党建、财务管理、医德医风等专项整治,制定完善了《关于乡镇卫生院基本公共卫生绩效考核实施办法》等4个制度性文件;区农业农村水利局党组开展了水事违法行为专项整治,集中拆除蔡城塘违法建筑,全面摸排清理违规出租水面问题,建立蔡城塘水库自然生态巡查保护制度。通过“主管+分管”抓整改的方式,有力推动了问题整改到位,收缴违规资金7.43万元,批评教育19人次,立案5件。

“巡察+审计”联动,助力巡察提质增效。“以往这样的二级机构不在审计全覆盖范围内,根据这次的巡察建议,我们就有权对其进行专项审计。”区审计局负责人表示。十五轮巡察后,区委巡察机构向区审计局移交了审计建议,审计局依照相关规定对洛河、九龙岗、上窑3家卫生院开展专项审计,发现问题46个,提出审计建议9个,罚款1万元,有力促进了财政资金规范使用,促使相关单位建立完善制度、堵塞漏洞。近年来,大通区委巡察机构积极探索巡审联动新模式,建立健全巡审协调配合工作机制,采取巡前调审、巡中协审、巡后再审等方式,促进巡察和审计两项监督有机融合、高效配合,实行人员紧密衔接,增强监督力量,巡审优势互补,成果互相运用,提高了巡审精准度,提升了监督实效。


技术支持:安徽子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http://www.yeecm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