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乡镇卫生院不在审计全覆盖范围内,财务收支情况游离于监督之外,这次多亏了你们移交的巡察建议,我们才有权对其公共卫生经费使用情况和医疗收支情况进行专项审计。”大通区审计部门负责人表示。
近年来大通区委巡察机构积极探索“巡审联动”模式,将巡察监督的权威性与审计监督的专业性有效衔接,推动巡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建立协作机制,有效凝聚监督合力。大通区出台《关于建立健全区委巡察机构与有关部门协作配合机制的实施意见》,从人员选派机制、巡前通报机制、巡中沟通协调机制、巡后成果运用协作机制等方面,细化了区委巡察机构与区审计部门协作配合的8个具体事项,规范了巡察与审计工作协作机制,有效整合巡察和审计人员力量,实现政治巡察与专项审计的监督合力。
强化信息互通,助力精准发现问题。每轮巡察、审计前,区委巡察机构和区审计部门互相提供报告资料,提出重点关注的问题和工作建议,做到巡审信息互享。截至目前,区审计部门向区委巡察机构提供各类审计报告110余份,区委巡察机构向区审计部门提供各类反馈意见20余份。巡察期间,巡察组与审计部门保持充分沟通,加强信息互通,就重要问题研判、重要政策适用、专业工作支持等方面提供协作配合,提高发现问题的精准度。
加强成果运用,着力提升监督实效。将审计发现问题整改情况作为巡察监督的重要内容,以巡察监督推动审计整改;巡察发现在审计手段可及的情况下,确需开展审计的,按程序向区审计部门移送,优先开展专项审计。十届区委第十五轮巡察针对乡镇卫生院普遍存在的财务管理问题,向区审计部门移交了3条巡察建议书,审计部门依照规定对3家乡镇卫生院开展专项审计,发现问题46个,提出审计建议9个,罚款1万元,有力促进了财政资金规范使用,促使相关单位完善制度、堵塞漏洞。
“巡察监督与审计监督各有优势,打好‘巡审联动’组合拳,能够实现双方监督优势互补、效用叠加,切实提高了巡察工作质效。”大通区委巡察机构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