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交着水费,还经常停水,而且有时水质浑浊,根本就不管喝。”“巡察组同志,你们一定要帮我们解决用水问题呀!”……去年,淮南市潘集区区委第一巡察组在贺疃新镇走访时被十几个村民给拦住了。大家你一句我一言,抱怨他们的用水烦心事。
“你们别急,慢慢说。”巡察组同志先安抚了大家的情绪,让领头的王大爷讲一下事情的经过。
原来,贺疃新镇于2012年建成,是贾庄等4个村的采煤沉陷区安置房,共有1300余套房子,目前已有400余户群众搬迁入住,日常饮用水由淮南市茨源新河水厂供应,村民按吨缴费。但由于供水不足、水压低,从入住开始,停水就成了经常事,五六层的高层住户更是常常望水兴叹。有时水质混浊,不敢直接饮用。
“用水是关乎群众日常生活的大事!一定要查明原因、找准症结、推动立行立改,早日让群众用上安心水、放心水。”区委第一巡察组组长说。
巡察组同志分别联系贺疃镇和区水利局了解情况。又顶着炎炎烈日,马不停蹄地奔赴淮南市茨源新河水厂实地走访。
“淮南市茨源新河水厂建于2010年,2014年5月正式通水,原设计规模为贺疃镇4个村约8000余人供水,截至2022年已向周边3个乡镇,共计34个村(居)约8.26万人供水,远超设计供水能力,致使水压不达标,沉淀时间不够,水质无法保证。虽于2015年又打了两口深井,但仍无法满足群众用水需求。”淮南市茨源新河水厂负责人介绍。
通过多方了解,水厂改扩建项目已经纳入《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十四五”农村供水保障规划》,只是项目实施进展缓慢。巡察组针对这一问题,一方面,联系区水利局安排专人与水厂对接,严格按照施工计划挂图作战,加强对项目建设的调度和质量监管。另一方面,联系贺疃镇通过村委会广播、入户走访、居民区张贴公告等宣传方式,公开水厂改扩建进度,做好群众沟通解释和情绪安抚工作。通过多方沟通协调,2022年12月底,水厂改扩建项目按期完工,建成后供水能力从日制造3000m3提高到8000m3,实现24小时供水,受益人口覆盖贺疃镇、潘集镇、芦集镇等3个乡镇44个行政村96719人,水质水压也通过验收并达到行业标准。“哗啦啦,哗啦啦”,自来水缓缓流进贺疃新镇村民家中,也流进了村民的心中……贺疃新镇及周边乡镇群众用水问题终于得到解决。
十一届区委以来,潘集区已开展五轮巡察,常规巡察了全区100家党组织,其中对83家村(社区)开展了延伸巡察,发现并推动解决群众用水难、行路难、路灯损坏、惠民政策落实不到位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50余件,让群众幸福感更强、获得感更多、安全感更足。(淮南市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