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村里修路花了多少钱、请了哪家施工队,在村务栏和手机上都能查清楚。”淮南市大通区上窑镇的村民张大爷看着手机里“监督一点通”称赞道。
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是深化村级事务公开的重要抓手。近期,大通区纪委监委在上窑镇监督检查中发现,部分乡镇村居2023年以来实施的农村公益事业财政奖补项目,存在招投标流程不透明、资金使用明细未公开等问题。追根溯源发现,个别村干部存在“重建设轻公开”思想,对区里“应公尽公”要求落实不到位,导致群众对工程实施情况产生疑虑。这暴露出基层仍存在责任意识淡薄、工作作风不实等问题。
针对发现的问题,大通区纪委监委坚决亮剑,对监管不严的村党组织负责人进行批评谈话,对履职不力的经办人员给予党纪政务处分。建立“双查”机制,既查具体问题整改,又查干部作风转变,推动形成“整改一个问题、教育一批干部、完善一套制度”的监督成效。
为防止问题反弹,大通区纪委监委打出组合拳,建立“定期调度、不定期检查”工作机制,组建专项督查组常态化下沉监督;制定村级事务公开指导目录,明确6大类43项公示标准;完善群众监督机制,在上窑镇11个村设立“廉情观测点”,组织老党员、村民代表担任廉情监督员,让群众真正成为基层治理的参与者、监督者。目前,所有应公示项目均已规范公开,群众通过平台反映问题办结率达98%以上。
“规范基层权力运行永远在路上。我们将持续紧盯群众关切,以强有力的监督推动制度落地见效,让每笔民生资金、每个惠民项目都经得起检验,切实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淮南市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