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村的提升环境工程目前全部完工了吗?总投资有多少?资金方面还有没有什么问题?村里群众对修路和周边环境建设的满意度反响如何?”近日,淮南市八公山区纪委监委联合“项目行业专家”深入基层实地查看全区乡村振兴惠民工程项目情况。
乡村振兴是推动农村发展的“活水”。今年以来,八公山区纪委监委用“小切口”整治“大民生”,以项目工程建设为切入点,深入开展乡村振兴资金使用监管突出问题专项整治。
为确保乡村振兴资金安全规范高效运行,八公山区纪委监委立足监督首责,联合农业农村、财政、审计等有关部门,牵头成立专项整治工作小组,实行“一领域一专班”;乡村振兴领域项目多、资金量大、涉及面广,为实现监督项目精准化、专业化、具体化,区纪委监委采用“纪检+行业专家”模式,会同乡镇等多部门深入乡村调查研究,对乡村振兴有关项目进行监督再监督;聚焦乡村振兴资金分配、拨付、使用、管理等关键环节对乡村振兴项目建设、资金管理使用情况持续开展“地毯式”清理排查,开展问题线索大起底。针对排查发现的问题,督促建立“问题、责任、整改”清单,确保问题整改全覆盖。截至目前,共下发工作提示函2份,发现问题5个,推动问题整改2个;移交问题线索8条,立案4件,办结3件,批评教育和处理9人,其中给予党纪政务处分3人。
同时,乡村振兴工作行稳致远关键在于拧紧责任链、用好“监督哨”。为强化督导推动,进一步规范公示公开内容,为群众交一本“明白账”,该区纪委监委持续督促用好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及时公示公开乡村振兴使用资金、招投标流程等关键事项,严格落实村务公开制度,群众可通过平台随时查看公示和补贴发放信息。目前为止已督促乡(镇)公示乡村振兴使用资金146.98万元。
“我们将以更高站位强化乡村振兴领域专项监督,聚焦工程建设领域关键环节靶向发力,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运用大数据比对分析提升监督质效,切实为乡村振兴战略行稳致远构筑坚强纪律屏障。”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淮南市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