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市委巡察机构坚持把对村巡察作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一线、向群众身边延伸的重要内容,聚焦村级实际,市级层面积极探索“接地气、聚民心”的对村巡察整改机制,推动巡察成果直插田间地头、融入百姓生活,努力实现以巡促改、以巡促建、以巡促治。
一是健全机制压责任。以落实责任为主线,制定巡察整改和成果运用全周期闭环管理责任清单,将被巡察村党组织、市县区职能部门、乡镇党委等主体责任清单化、具体化,明确要求整改过程向群众公开、结果接受群众评议。推行“镇村联改、同题共答”机制,将乡镇党委牵头抓总、协调资源、下沉指导村级整改情况,作为镇村巡察“第四聚焦”监督重点。构建纪检监察机关、组织部门和巡察机构“四方会审”监督机制,严格审核市级巡察的34个村级党组织整改方案、整改进展情况报告等材料,提出意见建议99条,发出督办函4份。
二是实地评估验成效。把群众满意度作为衡量整改成效的根本标尺,将评估“考场”直接设在组里、开在田间。市级成立评估组,运用“听、看、谈、访、测、评”六步工作法,深入12个自然村庄,走访群众、党员、乡贤、企业员工等23人次,发放整改成效满意度问卷70份,确保评估覆盖面和群众代表性。对34个被巡察村进行实地评估,反馈评估意见26条。针对巡察发现的村办企业财务问题,评估组抽调财务人员全面审核账目,并向被巡察党组织通报审核结果,确保整改成效“看得见、摸得着”。
三是查改并举暖民心。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巡察期间立行立改工作的机制》,简化流程,对群众反映强烈、能够快速解决的“小急难”问题,做到“问题发现在村、整改落实在村、效果反馈在村”。市委对三和镇下辖村开展巡察时,接到村民反映的土地复垦难题后,迅速协调相关部门,解决了98.7亩耕地因工程弃土长期无法复垦的“老大难”问题。对发现的村办企业监管缺失问题,制发巡察建议书,推动完善制度、开展专项治理,集体资产增值明显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