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淮南市委巡察机构将规范化建设作为提升巡察质效的关键,着力强化巡察全流程管控,通过明确标尺、精准督导、闭环整改,构建环环相扣、精准高效的监督链条,确保巡察工作权威性、精准性、震慑力。
为使巡察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淮南市委巡察机构坚持对《巡察工作手册》进行一轮一修订。在手册中,统一规范了巡察报告、线索报告等 13 类文书模板,对巡前准备、巡中实施、巡后总结等 7 大环节的工作标准予以明晰,为巡察组提供了一本清晰明了的 “操作指南”。同时,根据党中央决策部署以及省市委工作要求的变化,动态优化 “四个聚焦” 监督清单,还注重政策赋能,分类收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被巡察单位所在行业、领域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相关重要政策文件、行业规范等,分模块编印 “政策指引库”,为巡察组精准发现问题提供了有力的靶向标尺。
市委巡察办制定《巡察全流程指导督导工作清单》,明确督导内容、方式及规范要求,实现对巡察过程的嵌入式监督与实时把控。创新性地运用“发函提示+现场调研”双轨督导模式,已累计发出6份提示单,及时传达最新要求,同步开展现场调研,精准发现并迅速解决巡察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另外,建立起 “中期调研-汇报-会商-研判” 机制,领导小组组长严把政治关,通过听取汇报精准定性,巡察办负责同志带队下沉驻地一线“把脉问诊”,撤点前深化组办、“纪巡”会商,多维度审核报告,集体“会诊”问题线索,有效提升问题及线索精准度。
此外,淮南市委巡察机构积极探索建立巡察整改全流程预警督办机制,紧盯 “方案制定、进展报送、实地评估” 三个关键节点,实施精准预警与发函督办。在制定整改方案环节,对10家未严格落实整改要求、方案质量较差的党组织及时预警,督促其重新完善方案;在报送阶段性进展报告前,向25家党组织制发提示单,精准指导解决 “不会改”“不会报” 的问题;对整改进展迟缓的党组织及时预警提醒,督促其压实整改责任,加快整改进度。集中整改期结束后,及时开展实地评估,针对发现问题发函督办,建立“未完成问题见底清零台账”,实行销号管理,确保整改不留死角、清仓见底。截至目前,十一届市委前七轮巡察整改完成率97.7%,挽回经济损失1.9亿元,收缴违纪资金514.8万元。
“下一步,我们将不断健全完善全流程管控机制,在提升监督精准度、强化整改穿透力上下更大功夫,确保问题清仓见底、标本兼治,切实把巡察成果转化为治理效能。”市委巡察办负责人表示。(淮南市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