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拧开水龙头,清亮亮的自来水‘哗哗’往外流,烧出来的水再也没有怪味了!”寿县保义镇村民李大姐捧着刚接的自来水,嘴角洋溢着舒心的笑容。这一转变,源自该县纪检监察机关对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靶向监督”。
今年入春以来,由于天气持续干旱少雨,水源地寿县瓦埠湖水位偏低,致使保义镇自来水厂取水困难。针对保义镇水源水量不足问题,该县纪委监委积极与县水利局沟通联系,督促县水利局做好指导,协调提出解决方案。最终通过调用大型机械设备对取水口河道进行清淤、深挖、扩宽,派专人对水源地进行实时监控、巡查,保障了全镇14个行政村、5.8万居民的饮水供给。
自开展农村供水保障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以来,该县纪委监委聚焦群众投诉反映强烈的供水水量不足、水质不优等问题,以“全链条监督+穿透式整改”模式纵深推进专项整治,组建“室组地”联动监督机制,采取“四不两直”方式下沉乡镇开展嵌入式监督。今年以来,已开展饮水安全类专项监督检查6次,督促整改问题6个,推动完善制度2个。
从“有水喝”到“喝好水”,该县纪委监委始终以“硬核监督”守护民生底线,持续保持力度不减、尺度不松、标准不降,监督推动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各项工作稳步向前。截止目前,全县已完成原水管网铺设16.8千米,占比60%,完成供水主干管网铺设150千米,占比70%,完成乡镇清水管网铺设1050千米,占比35%;三水厂厂区完成建筑工程的89%,一水厂厂区完成建筑工程的25%;18个乡镇与属地水厂签订退出和补偿协议,9个乡镇农村供水工程已移交中皖水务公司进行统一接管运营,县域统管覆盖率进一步提升。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擦亮监督‘探头’,紧盯‘最后一公里’,让每一滴水都成为群众的‘幸福源泉’,以实际行动诠释纪检监察人的责任与担当!”该县纪委监委负责同志表示。(淮南市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