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纪检监察力量,不仅有效缓解了巡察人员抽调紧张的问题,更显著提升了监督的精准度和实效性。”淮南市委巡察办相关负责同志对“纪巡联动”机制取得的成效深有体会。
淮南市聚焦“巡、查、改”同向发力,积极探索“纪巡联动”全链条机制,通过纪检监察力量深度嵌入巡察全过程,持续提升巡察监督的精准性和实效性。
巡前信息共享聚势,精准锁定监督靶向。充分发挥纪检监察系统资源优势,在人员配备上,有针对性地抽调对口联系纪检监察室、派驻纪检监察组干部参与巡察,借助日常监督问题“线头”,深挖问题线索。同时,坚持邀请纪检监察室、组负责同志与巡察组面对面沟通,重点通报被巡察单位政治生态、廉政风险点、“一把手”监督情况及信访举报等关键信息,帮助快速锁定监督重点方向,实现精准发力。
巡中协同研判发力,凝聚合力提升质量。一方面,邀请联系纪检监察室参与中期调研、中期汇报会及领导小组会,对巡察报告定性的准确性、问题表述的严谨性进行严格把关,为后续精准有效督促整改奠定坚实基础。另一方面,邀请纪检监察室、组负责同志参与问题线索研判,从案件查办的专业角度,指导巡察组补充关键证据、完善材料链条,提升问题线索质量。十一届市委第九轮巡察,通过运用该机制发现问题线索47件,平均每家单位发现问题线索数提升83.6%。
巡后联动整改闭环,确保整改取得实效。巡察结束后,建立联动整改机制。对口联系的纪检监察室、派驻机构全程参与巡察反馈会,列席被巡察单位巡察整改专题民主(组织)生活会,切实履行监督责任。实行整改方案、整改进展报告联审机制,重点对整改措施的针对性、可行性及报告的完整性、真实性予以严格把关。十一届市委前八轮巡察累计提出审核意见3075条,有效推动问题真改实改,形成监督闭环,确保巡察成果落地生根。(淮南市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