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有水用不上、涝水排不出,现在沟渠都打通了,农田灌溉效率大大提高,粮食收成更有保障了。”日前,在淮南市潘集区贺疃镇的高标准农田里,种粮大户倪某高兴地说道。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环。今年以来,淮南市潘集区纪委监委立足职责定位,将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列入乡村振兴领域监督重点,紧盯项目资金使用、工程建设招投标、工程质量管理等关键环节跟进监督,让更多“粮田”变“良田”。
配套设施建设是保障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重要载体。潘集区纪委监委坚持问题导向,发挥“室组地”片区协作优势,深入田间地头,通过走访调研、实地查看等方式,对排水灌溉、农田输配电等高标准农田配套设施建设与维护情况开展专项监督检查。针对监督发现和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及时向行业部门和乡镇反馈,建立整改台账,分类推进整改,持续跟踪问效,坚决杜绝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效果“打折扣”现象。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做得好不好,群众最有发言权。区纪委监委及时督促主管部门倾听群众意见诉求,在全市率先推行邀请群众代表全程参与验收机制,特别邀请农户代表等组成“群众验收团”,实地查验、现场“挑刺”。2025年6月,潘集区率先全市完成10.27万亩区级验收工作。
“高标准农田建设事关粮食安全,也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该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领域整治力度,压紧压实主管部门建设管护力度,推进全区农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