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淮南市聚焦巡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目标,以体制机制创新为抓手,通过纵向贯通聚合力、横向协同提质效、上下联动促深化,深度整合监督资源,持续擦亮政治巡察“利剑”锋芒。
强化外部协作,凝聚监督合力。健全完善与审计、市场监管、宣传等单位协作配合机制,在人员抽调、信息互通、政策咨询和成果共享等方面细化措施、优化流程。深化与驻淮企事业单位“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深度融合”,开展2场业务交流研讨会,100余人次参加巡前培训,抽调3名业务骨干参与市委巡察,进一步充实监督专业力量。十一届市委第九轮巡察期间,向信访局、12345热线办等15家单位发函调取38家被巡察单位日常监督信息近2万条,精准梳理潜在风险点;对全市7个县区检察院实行“巡审同步”,有效释放“1+1>2”的监督叠加效应。
做实“纪巡”联动,提升监督质效。巡前,邀请市纪委监委相关科室、派驻纪检监察组以“书面通报+现场交流”方式通报被巡察单位政治生态、信访举报及领导干部问题线索,助力巡察精准聚焦。巡中,纪检监察机关派员全程参与报告会商、线索研判、政策答疑,推动重要线索提前介入、疑难问题协同破解。邀请市纪委监委信息技术室负责同志担任非驻组副组长,“线上+线下”全程提供技术支持。第九轮巡察依托监督模型生成预警信息91条,据此深挖并移交问题线索3件。
强化上下联动,织密监督网络。持续深化“结对联系互帮、巡察任务互动、培训资源互通、问题底稿互评、巡后复盘互鉴”的“五互”机制,更新完善全市巡察专业培训师资库,打造20余门精品课程,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市委巡察机构领导列席县(区)委书记专题会、巡察工作领导小组会议8次,推动落实巡察工作要求。强化任务统筹,对县区公安、法院、检察院系统开展提级交叉巡察,巡察组组长由市委统一授权,采用异地互巡方式,既借市级权威破除干扰阻力,又发挥属地优势深挖问题根源,有效破解“熟人社会”监督难题。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完善贯通协同机制,深化巡察成果运用,持续推动巡察工作向深拓展、向专发力、向下延伸。”淮南市委巡察办主要负责同志表示。(淮南市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