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制度+科技+协同”  推动巡察向深拓展

时间:2025-10-21 08:31    来源:淮南市纪检监察网  
     打印

淮南市紧扣新时代巡察工作要求,锚定高质量监督目标,以健全制度、科技赋能、协同联动为抓手,着力构建“制度+科技+协同”立体化监督格局,不断提升巡察监督质效。

完善制度流程,夯实监督基础。将制度创新作为提升巡察工作质效的重要基础,突出对巡察准备、了解、报告、反馈等环节的指导督导,制定《巡察全流程指导督导工作清单》,强化全流程监督、实时化把控,推动巡察工作闭环管理、规范运行。以被巡察党组织整改工作流程为主线,紧扣“事要解决、责任厘清、举一反三、建章立制”四个维度,编制《被巡察党组织巡察整改工作手册》,明确整改五大环节20项具体工作及注意事项,精心制作10套文稿模板供被巡察党组织参考,有效提升整改工作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

用好信息手段,汇聚监督动能。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为巡察工作注入新动能。在全市推广使用“淮巡码”,实现群众一键举报,累计收到举报近300件,有效解决群众“不方便出门”、“想匿名反映”的需求。强化与市纪委信息技术室协同,构建“巡前研判—巡中攻坚”数据共享体系,巡前对接获取基础信息比对模型划定监督“疑似问题区”,巡中联合开发个性化监督模型筛选风险点。在十一届市委第九轮巡察中,通过出入境证件备案异常、公职人员行政拘留等6个模型比对,产生预警信息91条,经核查移交问题线索3件。

注重协同联动,凝聚监督合力。注重加强与其他监督力量的协调联动,构建起多层次、全方位的监督网络。与市审计局联合出台《市委巡察机构与市审计局有关事项协作配合办法》,构建人员支持、信息共享、政策咨询等协作机制,确保每轮各巡察组至少有1名审计人员参与,先后采取“先审后巡”、“巡审同步”等方式对16家单位开展巡察。同时与20家驻淮高校、银行等驻淮企事业单位建立巡察人员“双向培养”机制,通过培训计划互通、资源双向开放,为驻淮单位提供100余人次巡前培训,3名共享人才库人员参加全市巡察干部“大练兵、大提升”专题培训班,市委巡察办负责同志先后赴安徽理工大学、淮南师范学院等单位开展巡察专题辅导,有效凝聚监督合力。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化‘制度+科技+协同’监督模式,聚焦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推动巡察监督与其他监督贯通融合,不断推动巡察工作向深拓展、向专发力、向下延伸。”市委巡察办负责人表示。

技术支持:安徽子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http://www.yeecm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