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大通:以“三化”建设年行动为笔 书写乡村全面振兴廉洁新篇章

时间:2025-11-11 15:23    来源:省纪委网站   作者:大通区纪委  
     打印

依托全国纪检监察系统“三化”建设年行动,大通区纪委监委准确领会内涵要求,将“三化”要求与村级清廉治理深度融合,让“廉动力”成为激活乡村全面振兴的“新引擎”。

以规范化的监督程序和路径高悬巡察利剑,聚焦重点实施“靶向巡”。落实组办会商机制,强化巡察领导工作小组对巡察工作的全程指导。落实落细《对村(社区)党组织分类巡察操作指引》,结合日常监督成果,围绕10个村的重点矛盾和突出问题,运用数据分析,制定个性化实施方案。围绕对村巡察中群众参与度不高、针对性不强等难题,践行“一线工作法”,深入群众了解民情。综合运用公告栏、大喇叭广播等多种形式向村民宣传巡察“回头看”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专项巡察。深入田间地头、农户家中、村头巷尾等与群众面对面交流,下沉走访村民103人次。围绕群众关注、廉洁风险和信访集中的焦点,组织村干部等相关人员开展谈话55人次,发现问题200余个。

以法治化的思维和手段发现、处理问题,擦亮村级事务公开“微镜头”。今年初,大通区纪委监委组建专项督查组,通过实地走访及查阅资料发现,部分乡镇村居2023年以来实施的农村公益事业项目,存在招投标流程不透明、资金使用明细未公开等问题。大通区纪委监委立即对监管不严的村党组织负责人进行批评谈话,给予履职不力的经办人员党纪政务处分,并向全区通报典型案例。用法治化的方式规定边界,督促制定村级事务公开指导目录,明确6大类42项公示标准,推动村级事务公开规范化。

以正规化的工作作风和纪律要求回应群众,延伸监督触角至“家门口”。大通区纪委监委立足监督职能,依托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推动建立“群众点题、纪委督办、部门答题、群众评分”闭环机制。以上窑镇方楼村村民反映的环境脏乱差问题为例,平台自动派单至方楼村,2小时内完成垃圾清运,并通过图文对比“晒”出整改结果,群众评价满意度达99.9%。目前,平台已归集宅基地纠纷、集体“三资”管理、惠民补贴等42项监督清单,构建“30分钟响应、24小时跟进、15日办结反馈”的监督链条,推动职能部门跨前一步、主动作为。

“乡村全面振兴,离不开清廉建设的坚实保障”,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将持续推进‘三化’建设年行动,将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的理念和要求落实到纪检监察工作全过程各方面,推动形成优良党风政风带动社风民风向上向善,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纪律作风保障。”(大通区纪委监委)

技术支持:安徽子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http://www.yeecms.com/)